朕以为,历代贤君,莫如洪武。何也?数君德政,有善者,也有未尽善者。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,规划周详,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......——顺治帝
古语有人:“狡兔死走狗烹,飞鸟尽良弓藏......”这一句话完美地体现了君王可以共苦,却不能同甘的心理,朱元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他当皇帝时,手下的人稍有不慎,便会人头落地、命丧黄泉。
由此可见,朱元璋的帝心难测。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这件事情之外,朱元璋还曾去过他年少时生存的寺庙参拜,也就是皇觉寺。当时,面对佛祖时,朱皇帝说了这样一句话“朕需要下跪吗”。
一句简单的话却杀机四伏,所幸皇觉寺的方丈也是智慧之人,用八个字回复了朱元璋,不仅保全了全寺人的性命,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赐。那么,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。
朱元璋与皇觉寺的恩恩怨怨
众所周知,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,因为当时朝廷腐败,再加上天灾不断,所以他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。后来,父母更是因为饥饿而死,为何生活朱元璋不得不外出寻找生计。
当时,朱元璋来到了一个名为皇觉寺的地方,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和尚,每天挑水、砍柴、念经书,虽然日子有点艰苦,但最起码能够吃饱饭,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容身之地。
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,朝廷不断加重赋税,天灾出现得更加频繁,皇觉寺的日子也不好过了。就这样,朱元璋被方丈以“云游”的名义赶出了寺庙,足足长达三年。
在这段时间里,朱元璋靠着乞讨过日子,备受他人的歧视与践踏。古语有云,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......三年云游期间,朱元璋也开拓了眼界,为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。
很快,朱元璋就重新回到了皇觉寺,而他也收到了发小汤和的来信,邀请他去参加濠州郭子兴的起义军。不幸的是,这个消息被他同寺庙的师兄弟知道了,师兄弟便告发了朱元璋。
为了活命,朱元璋不得不紧急逃离皇觉寺,去濠州城参加了郭子兴的大军。如此,朱元璋也将这个恩怨记在了心里,将来就会一定会回来报复一二。
朱元璋的发展生涯
起初,在郭子兴的麾下,朱元璋只是一个大头兵。可是,那三年的游历让朱元璋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眼界,战场上他总是努力杀敌,立下了不小的功劳。
郭子兴见朱元璋不凡,就提升了他的职位,并且还将自己的养女马皇后嫁给了他。有了这样一层关系,朱元璋的事业发展飞快,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权力班底。
多年后,郭子兴在红巾军内部的争斗中去世,而他麾下的许多部队都投靠了朱元璋。靠着这些部队,朱元璋在濠州一带站稳了脚跟,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,占据了当时的重镇南京城。
此后,他又以南京为大本营,向南方不断扩张,靠着“以战养战”的方式,身边的将军、谋臣快速增加,刘伯温就是在这一时期加入明军的。
俗话说得好: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,同一时期的陈友谅、张士诚,他们的力量虽然不输朱元璋,但却不得人心,先后被朱明大军所击败。
公元1368年,朱元璋又派遣大军北上、讨伐元朝,最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。同年,他便以南京为首都,以“明”为国号,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,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洪武大帝。
建国之后,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与稳定,他曾制作过胡惟庸案、蓝玉案,杀了许多有功之臣。从这些事情,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眦眦必报的人,当年皇觉寺的恩恩怨怨也被“旧事重提”。
朕需要下跪吗
有一天,朱元璋心血来潮,便想要重新回到皇觉寺,一方面去寺庙参拜一下,安抚一下自己杀戮的心灵,另一方面就是看看自己当年的那些老朋友。
不久后,朱元璋一行人便来到了目的地,皇觉寺的住持赶忙出来迎接。面对朱元璋,皇觉寺的住持再也不像当年那样颐指气使,而是小心翼翼地为朱元璋带路,去了寺庙的大殿。
看着眼前的佛祖,朱元璋开始为自己的家人、江山祈福,然而当朱元璋下跪的时候,他却突然停了下来。以前,朱元璋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和尚,跪拜佛祖也没有什么忌讳。
现在,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从和尚变成了皇帝。思及此,朱元璋便问方丈:“我还需要下跪吗?”听到这句话后,方丈吓了一跳,毕竟伴君如伴虎,回答得稍有不慎便会遭殃。
幸运的是,皇觉寺的住持也是学识渊博之人,随即他回答道:“见(现)在佛不拜过去佛。”这句话也有一个典故,当年赵匡胤去大相国寺拜见佛祖时,便问了方丈同样一个问题。
方丈就是用这一句话回答的赵匡胤,这句话的意思就是,皇帝是现在佛,佛祖是过去佛,所以皇帝见了佛祖可以不用跪拜。后来,此事被欧阳修记录了下来,存在于《归田录》中。
只是,赵匡胤仅仅是一个疑问,而朱元璋杀机四伏,皇觉寺主持回答起来也倍感压力。听到主持居然称呼自己为“现在佛”,与佛祖的地位等同,朱元璋也非常的高兴,参拜完佛祖之后他便走了。
临走时,朱元璋赏赐了皇觉寺很多的东西,算是报答了当年的恩情。回看当时的局面,朱元璋本身就与皇觉寺有一些小恩怨,若是方丈回答不好,以朱元璋的性格很有可能处罚整座寺庙的和尚。
好在低息配资公司,方丈也算是学识渊博的一个人,用前人的智慧化解了这一场危机,随着时间的推移,也成为了民间的一个故事、一段佳话。